炒股杠杆10倍 古代其实是有标点的,为什么没普及?统治者就是希望“无标点“

发布日期:2024-09-17 21:48    点击次数:195

炒股杠杆10倍 古代其实是有标点的,为什么没普及?统治者就是希望“无标点“

五矿资源发布公告炒股杠杆10倍,于2024年7月5日(星期五)下午四时正,即支付及接纳供股股份以及申请及支付额外供股股份股款的截止时间,公司已接获涉及根据供股暂定配发的34.02亿股供股股份的合共27份有效接纳,约占根据供股可供认购的供股股份总数的98.18%;及已接获涉及63.84亿股额外供股股份的合共11份有效申请,约占根据供股可供认购的供股股份总数的184.21%。总计而言,公司已接获涉及97.86亿股供股股份的合共38份有效接纳及申请,约占根据供股可供认购的供股股份总数的282.38%。

近年来,高考语文又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文言文断句。看来,现在对古文和历史越来越重视了。在白话文普及的当下,文言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够晦涩难懂的了。而给你一段不加标点的古文,让你去自己作标点外加理解,更是难乎其难了。很多学生的标点往往仅凭着一个技巧,那就是两个标点符号之间的字数不会太多,剩下的就完全凭感觉了。标点符号是1920年才正式被确立下来,在此之前,古人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但是,这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古人的阅读。那么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古人是怎么断句的呢?

句读:古人除了文章,还需要学习断句

韩愈《师说》中有言: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那么何为"句读"呢?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过,诵读的时候则需要有语气的抑扬顿挫。没有语气停顿之处就是"句";有语气停顿之处就是"读"。《师说》的重点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也侧面反复了古人在学习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如何断句。古人在正式开启学习之路的前提,就是"习六书、明句读"。"六书"学的是汉字的间架结构,也就是说这个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句读"学的就是断句的方法了。因此古人能不能读懂一篇文章,不但要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要看你"句读"学得好不好。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句读停留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如小学作业中经常会出现的那句经典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表述含义。这句话讲述的是明朝才子徐文长的经历:徐文长有一次去朋友家,但不巧正好赶上了黄梅时节连绵的阴雨,于是他只能住在朋友家。几天过去了,朋友见他没有离开的打算,于是便写下了一篇"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他本想凭借这张字条,打发徐文长离开。徐文长看见之后自然明白主人的意思,但是他灵机一动说:"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个字都没有改变,只是语气停顿之处不同,就完全扭转了主人的原意。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解读效果。因此在古代"句读"的教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讲解,告诉学生应该在哪里停顿。经过这种句读的专门训练,学生以后就会避免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中,出现断句错误的可笑场景了。除此之外,古人还会用到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断句。

四大语气词“之乎者也”

句读——并非唯一的断句之法

虚词断句。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文章有四大语气虚词"之乎者也"。这四大语气词,似乎成为了古人或者老学究的代名词。四大语气词,往往出现在一句话的末尾,这就构成了断句的最好标志。这些语气词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但却是古人抒发情感,以及让文章变得更容易理解的最好方式。虽然古文中"之乎者也"经常可见,但是也不乏一些"另类",比如说《世说新语》炒股杠杆10倍的这段话: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这段话中就没有出现一个语气助词。可见,有时候古人写作,也不一定篇篇都有语气助词。那么面对这样的文章,古人又该怎么进行语气的停顿呢?其实古人除了"句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断句之法。

古人虽然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但是不代表古人完全没有这类符号的应用。传世的典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带有标点的文章,如下图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

宋刻本《经典释文》中的标点

其中就用到了一些特殊的符号作为标点。并且出土的文献中,也多处可见标点,如1965年——1966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侯马盟书》就用"="作为标点。

《侯马盟约》中的“=”标点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标点符号,不过那时的标点,大都以短横相隔,类似于现在输入法中的"|",没有明显的长短句和语义、语气上的区分。不过上述几个带有"标点"的例子,都是古代文章的"另类"。古人绝大多数的文章,还都是不带有标点的。

为什么古人就是不喜欢用标点?

很多人在此就有一个疑问了,既然古人连如此纷繁复杂的句读教学都能完成,而简简单单的符号就能将句子断开,为什么古人却不应用呢?难道古人真的这么笨吗?其实不然,这里面是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1、节约。在古代,无论是兽骨、竹简、绢帛、纸张或者是笔墨等等。这一系列用来书写的工具,在古代都算是比较稀缺的。哪怕在现代,人们也讲求节约用纸,更不用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了。古人写文章用的是文言文,文言文的最大优点就是字数少。古人连写字都惜墨如金,那么无所谓的标点符号,则能省就省了。

2、影响美感。古人写文章,既讲求抒情达意,也注重文字的美感。而无关紧要的标点,不但在书法中不会被古人看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方块字的美感。所以古人为了追求文字的美感,就舍弃掉了不必要的标点了。

一个标点都没有的《兰亭序》

3、耳濡目染。我们现在处于白话文时代,虽然接触到了一些古文,但是古文的水平还是没法和古人相提并论。古人经受着文言文的耳濡目染,以及"句读"教学的辅助,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对于文言文的无障碍阅读了。

4、无法统一。古人虽然有标点符号,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标点符号不尽相同。有以"○"作标记的;有以"|"为标记的;还有以"△"为标记的。五花八门,难以统一。

《战国楚竹书》中的“—”标点

不过,更难做到齐划标准的"度量衡"都统一了,简简单单几个符号的统一,就那么难吗?其实这里面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思想教化的途径和专制维权的需要

古人无论是学习文章还是句读。其中蕴藏的都是中国古代对思想的教化。《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离经"一词,在这里指的就是断句。由此看来古人不但从可以从句读的学习中获得断句的方法,也能从其中辨别一个人的志向。颇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韵味。而句读的教学,也是中国古代完备的教育体系中,用来教化人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句读"的教学过程,被几个简简单单的标点符号取代了,那还有什么教化人心的作用呢?

《礼记》

并且,统治者需要为自己的专制统治找到合理性,这就无疑需要从圣人的典籍中,寻找自身的统治价值和意义。这时候,没有标点的古文,就成为了他们谋求地位和理性的最好工具。我们知道,孔子的"礼乐"思想,是维护封建等级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古代的礼乐大都维系在统治阶级手中。"钟鼓之乐"既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手段,也是其重要的享乐途径。不过孔子之意并非如此,孔子其实强调全民应该学习"诗、礼、乐"。例如,《论语·秦伯》中有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人民可以被统治者驱使着做事,不可让他们知道"诗、礼、乐"的道理。圣人的这句话,带有强烈的愚民思想,也正好成为了统治者专制统治的工具。不过孔子其实要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人民如果明白"诗、礼、乐",就要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如果不明白,就要让他们知道。这句话的原意,充分体现了一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过却被统治者肆意解释为一种“愚民”思想,将诗书礼乐维系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三国时期,司马氏篡权,许多名士之流就肆意解读圣人经典,为司马氏的谋逆打着"禅让"的合理幌子;清代科举制的考试范围集中在四书五经,阅卷之人通过对其任意解读,进而为某些子弟铺平进阶之路。

写在衣服上的“作弊”

结语:

古人不用标点,是有着多重原因的。虽然在文章的理解上不免会有一些像"下雨天留客"这样的插曲,但总体上还算没有影响到古人对于文章的理解。并且古代专制教育盛行,标点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愿用。官方不让你用,你又岂敢违拗官方的意愿,任意应用标点?所以任何事情都是离不开时代大背景的,当能够理解时代的趋势,很多历史疑问,就都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论语》

《礼记》

《经典释文》

《侯马盟书》

《师说》

《世说新语》

标点符号语气徐文长古人标点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